在新的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2024-02-09 12:12:47 来源:江南体育登录入口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习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行动纲领,习文化思想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指引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是赓续中华文明精神命脉的历史责任。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大历史观,从中华文明史、中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中去探源和体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以及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为习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实践逻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认知与思考在实践中逐渐实现体系化和科学化。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迫切地需要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这既有利于培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自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也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精神,激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层动力。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是推动中华文明沟通世界的时代所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迫切要求我们以宏阔的国际视野、开放的文明胸襟,深化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以胸怀天下为己任。“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内在要求,更是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担负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兼容并蓄、应对挑战,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秉承崇尚和平、和合共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把中国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引领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独立和发展的历史,重新认识党的百年历程,揭示一个伟大政党的宗旨、理念、执行力,展现中国的责任、担当,思考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而更好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从历史视域看,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新的文化使命持续推动文化繁荣。悠悠文脉,弦歌不辍。回望历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浓缩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常青的光荣与梦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始终把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科教文化跨越式发展、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崛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融为一体,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呈现出现代气息和鲜活力量。习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因此,新的文化使命可谓因时而发、应运而生。

  从文化视域看,新的文化使命着眼于文化兴邦,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根本上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实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只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为民族复兴高扬精神旗帜、点燃理想火炬、增强发展持久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国之大者”。大国发展既需要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持续增长,也需要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同步提高。新的文化使命不仅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且作为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基础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

  从文明视域看,新的文化使命落脚于文明立世,矢志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习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是一个具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的判断。中国的百年历史,正是探索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中华文明正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的良性互动中获得不竭成长动力。近年来,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中国始终秉持着荣辱与共、命运相连的文明理念,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有效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和舆论引导,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要以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强政治保障。中国是中华文明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代表者,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的文化领导权。关于文化发展事业,习提纲挈领地指出“七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其中首要规定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捍卫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绝对政治领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习旗帜鲜明地指出,“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因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引领作用,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旗帜,灵活运用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智慧结晶以及新时代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充分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内涵,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将习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与党的宗旨、初心、理想信念、政策主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注重“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创新动能。习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论镜鉴,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目标要求。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贯通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要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动能。

  坚持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路径。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党的文化事业也迫切地需要在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进步中不断迈上新台阶。新时代以来,习指出,“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不断发展,时代之变中蕴含着多样态的危与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顺应大势、主动求变,使文化与科技高质量、深层次融合,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引擎,并不断探索文化实践的新路子、新模式、新方法,持续提升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创造力、扩大文化辐射力,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博采众长、辩证取舍,推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与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以更自信的文化心态、更宽广的文化胸怀,推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度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文明传承和发展中努力创造新的文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中华文明始终保持不竭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